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读后感

分类:诗词名句浏览量:1180发布于:4年前 作者:句子迷
苏轼为文,多率性挥毫,情味恣肆。其悼文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正是在随性所致的叙述中酣

畅淋漓地表达了丰沛的感想和情愫。诚如邱濬所言,“自画法说起,而叙事错列,见与可竹法之

妙;而公与与可之情,尤最厚廿

此文精悍而蕴涵深远。不拘—格,才能对它作最佳解读

胸有成竹”喻理论苏轼兼擅诗文与绘画,并有“诗画一律”的观念。他曾毫不吝惜地表达他

的诗画平等观:“文以达吾心,画以适吾意”(《书朱象先画后》引朱氏语);“古来画师非俗

士,墓写物像略与诗人同”(《欧阳少师令赋所書石屏》);“风流文采磨不尽,水墨自与诗争

妍”(《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……》)。因此,文中论画竹技法,不必囿于绘画,亦可通喻文学

胸有成竹”是谈构思的著名论断,这里可细读出两层意旨:一者,意在笔先,“意”是统摄文学

创作的最上者。他曾教人作文“不得意不可以明事”,也印证了文中“必先得成竹于胸中”;二

者,不论文画,都要有宏观建构,不可“节节而为之,叶叶而累之”,作肢解后的缝缀、拼合,否

则难有“合于天造,厌于人意”(《静因院画记》)的佳作。“胸有成竹"方可“行云流水",

由是再谈创作。苏轼未明言“灵感”,但已然强调在“胸有成竹”基础上"执笔熟视”以凝神,乃

见所欲“画”者。文学同于绘画,都讲求凝神以传神,“求物之妙”。至于如何“传神”,则如文

中所言,“急起从之,振笔直遂,以追其所见”。这便是行云流水,一气呵成,以致自然奔放

开篇一段,文有限而意无穷,从不同角廈解读,可得不同见解,折射出情志各异的思想。“留白天

地竞”,苏子为文,机巧便在于此

心手相应”论实践文中一句“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

者,平居自视了然,而临事忽焉丧之,岂独竹乎?”一针见血地指明了苏轼重学习、重训练且重触

类旁通的实践观。看得出苏轼极恶“内外不一,心手不相应”表面上的“心识其所以然”,也摒弃

见于中而操之不熟”的眼高手低。简单数语,便点明躬亲操行与勤恳练习的重要性。由是联想到

欧阳修《卖油翁》的点睛之笔,“无他,唯手熟尔”。绘画、写诗、作文,乃至于其他事务,只有

躬于实践、勤于练习,才能有所成就。苏式反问“岂独竹乎”,由画竹寄托普遍性的道理。他引

自由《墨竹赋》,阐明了“触类旁通”的理念。何谓“大家”?知识、技艺只可成其外表,见识

修养方可就其内涵。苏轼的真知灼见,在于“有道”,他可以从画论中明晰文艺,也可从文艺领悟

人生。譬如“庖丁解

试的智慧,哪里还只是庖厨之事,养生之道?三、绢素赠答成修养

文章在肯定已故挚友的技艺、学识之后,则归于纪念哀倬的主题。苏轼追忆与文与可的交往乐事

探讨文艺、诗书赠答、戏笑之言,转而抒发深切悼念的悲痛之情。真情挚意,殷切感人,同时也予

以文人墨客、后生晚辈深刻省思。在文章中,我们可读出苏、文二人共同的高雅志趣和高洁

诚“如晴云秋月,尘埃不到”(《宋史本传》如是记载文与可)。而两人的情谊,坚决地否定了

文人相轻,自古而然”,表现出谦恭、竞和、坦荡的君子风度,可谓后世典范。理论可学而得

之,技法可习而得之,而修养所成,要在经年累月的琢磨中玉成。大器如此,“不自贵重”,不为

器用所羁,但日久内化为修养。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是苏轼杂记中的出色作品,又是苏轼

表达文艺见解的重要著作。品读再三,确“如行云流水,初无定质,但常行于所当行,常止于所不

可不止,文理自然,姿态横生”(《答谢民师书》)。





阅读本文的人,还看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