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三月三的由来

分类:知识百科浏览量:476发布于:4年前 作者:句子迷

三月三,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,时在农历三月初三。



关于三月三的由来

古称上已节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,中国自古有“二月二,龙抬头三月三,生轩辕”的说

法。魏晋以后,上巳节改为三月三,后代沿袭,遂成汉族水边饮宴、郊外游春的节曰。



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。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,繁衍后代,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“人祖

爷”,在淮阳(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,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,善男信女,南船

北马,都云集陵区,朝拜人祖。



关于歌圩节的来历,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。



一说,古代有一对情人,都是有名的歌手,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之情。但由于封建礼

教的束缚,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,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。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,遂在

月初三唱歌致哀。

二说,在唐代,壮族出了一个歌仙,名叫“刘三姐”。她聪明过人,经常用山歌歌颂芳动和爱

情,揭露财主们的罪恶,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,因此一年的三月初三,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,财

主派人砍断了山藤,使她坠產身亡。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,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,一

就是三天三夜,歌圩就此形成。

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,但在宋人著的《太平寰宇记》中就有记载:“壮人于谷熟之际,择日

祭神,男女盛会作歌。”这说明当时的歌圩也很兴盛。宋元以后,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,歌圩

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,并出现了抛绣球的游戏。女子将绣球拋给自己心爱的男子

后,双双退出歌场,互赠定情信物,到了清代,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。到1934年编

的《广西各县概况》记载,当时广西有歌圩活动的就有二十六个县,几乎遍布广西各地。



农历三月三的习俗



三月三荠菜煮鸡蛋



农历三月三,国人有吃地菜煮鸡蛋的习俗。荠菜又称地菜、田儿菜等,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

种野菜。虽说是野菜,却鲜香可口、营养丰富。民谚曰:“三月三,荠菜当灵丹。"”“三月三,荠

菜煮鸡蛋。”春天正是采食荠菜的季节。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。《诗经》就

有“其甘如荠”的吟咏;辛弃疾也有“城中桃李愁风雨,春在溪头荠菜花″的诗句

清朝叶调元的《汉口竹枝词》曰:“三三令节重厨房,口味新调又一桩。地米菜和鸡蛋煮,十

耐饱十分香。”词中的地米菜即指荠菜。地菜不仅营养丰富,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。它不仅是

佳肴一碟,更是灵药一方。“荠菜,别名地菜、护生草、鸡心菜,其根、花籽均能入药。在中药

里,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,被誉为“菜中甘草”。

祖国医学认为:荠菜味甘、性凉,归肝、脾、肾经,有和脾、利水、止血、明目等效用。荠菜

食用方法很多,可拌、可炒、可烩,还可用来做馅或做汤,均色泽诱人、味道鲜美,是一道药食同

源的美味佳蔬。在湖南,用荠菜来煮鸡蛋是最常见的种吃法。每到三月三这天,荠菜便长茎开

花,妇女都会采摘来插在发际。

因荠菜的谐音是“聚财”,故此,老百姓又根据民间传说,于三月初三这一天,在祭祖的时

候,借助祖先的神灵和财气,人们会将新鲜荠菜洗浄后捆扎成一小束,放入鸡蛋、红枣、风球,再

配两三片生姜,煮上一大锅,全家都吃上一碗,食之既可交发财运,又可防治头痛头昏病,久而久

之便形成种民间特有的食疗习俗。据说可以去风湿、清火,腰腿不痛,而且还可预防春瘟。



三月三举家出游赏杏花

春明三月杏花香”,三月初三,举家出游,有的人家带着酒菜在郊外野餐,而这时正是迎春

第一支杏花开放的时期,古有“三月杏花香”的说法,还有“又是一年春草绿,依然十里杏花香

的说法。实际上作为赏花来看,杏花并不算好看,但除去迎春花以外,它是“东风第一枝”开得

农历三月已经绽放,在城市内蛰伏了一个冬天的人们,春暖乍寒,人们走向郊外赏杏花成了

“三月三”的一个活动了。青岛也不例外,郊区“小水村”一带遍植杏花,城里市民去赏杏花的人

群络绎不绝。



古代大姑娘、小媳妇平时“大门不出,二门不迈”,而在三月初三结友郊游,因而人们三月

看丽人”。唐诗又写有:

三月三日天气暖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态浓意远淑且真,肌理细腻骨肉匀。



直到上世纪50年代中期,当时大中学校还有三天春假,在公立四月,农历三月三上已日,各

校安排春游,过去崂山交通不便,人们郊游去丹山一带的最多。老舍先生的文章中就写有:春天来

了,学生们忙着去逛丹山。



丹山一带是水果之乡,以杏树和桃树最多,这恰是杏、桃花开之际,几千名大中学生三月初三

走向了丹山。



丹山是—个传统上特指的游览区,它从丹山到少山这二者之间的区域,两座山上都有赏花亭供

游人们休息

这一带几乎尽植杏树、桃树,从山上看下去粉白的是杏花,红的是桃花,绿的是麦苗,如大地织锦,好幅天然图画。从地面穿行于桃杏之间,青

岛的桃花品种枝τ矮,桃花的枝干蝕及头部,到处欢声笑语,青年女生脱去棉衣尽展青春的风采真是“丽人行”,“桃花人面相映红”,一派春色在丹山。



读中学的时候,同朋友从市内骑着自行车去丹山一带郊游,去的时候沿着四流路过沧口转向丹山—带,中午在法海寺进午餐,下午经中韩、山东头而归,至今难忘。



有一年,电影《葡萄收了的时候》摄影组的演员们住在法海寺,有许多明星,包括于洋、张平、李百万、蔺娜等,被影迷们包围,青岛一中剧团去与他们联欢。一中的剧团中如韩兰芳、潘霞

以后也成为了影星.



在青岛,三月初三,即墨的丈二山有庙会,丈二山上有关帝庙,以此为依托形成庙会,各种商

贩、小吃、文艺演出云集在庙会,是即墨“三大庙会”中人最多的,这里有许多民间工艺品,出售

的七级竹鸟笼是一大特产,全国闻名。丈二山庙会始于明代初年有近700年的历史了。











阅读本文的人,还看了